陸昌,原籍香山縣(今屬中山市)石岐,生於澳門。澳門美術界知名人士。[2] 抗戰期間,陸從澳門來到廣州灣(今湛江),從事戲院廣告工作;抗戰勝利後,回到澳門工作。妻子蔡華嘉是雷州徐聞人,陸作為湛江人的“半子”,一直視湛江為自己的第二故鄉。 改革開放後,陸夫婦經常返回湛江,他不僅非常關心“故鄉”文化藝術事業發展,同時不遺餘力地引進外資、架設經濟建設橋樑來開發湛江。他主持澳門中天有限公司與湛江日報社合資,舉辦“天采分色影版有限公司”,不斷引進印刷技術和設備,提高生產效率;在徐聞開發區經營房地產企業,為湛江經濟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。 陸積極支持湛江文化事業發展,尤其是美術方面活動,不僅親自組織畫展,每次舉辦重大藝術活動,他都積極參加。慶祝建國40周年之際,湛江舉辦大型美術作品展覽,陸抱病從澳門趕來參加,他的精神令大家十分感動。 《湛江鄉情》出版以後,陸一直關注這份新生刊物的成長,給予大力的支援和贊助,不但捐贈費用,而且對雜誌封面和彩頁的分色、製版和印刷,都給予大力幫助,使刊物品質不斷提高。 除長期擔任澳門美術協會會長外,陸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、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、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和特區政府第一屆推選委員會委員,肩負重任,社會活動頻繁。同時,他長期擔任廣東省政協常委,建言獻策,參政議政,盡心盡力,把畢生精力貢獻社會。 陸無微不至地關心當地勞工子弟和一些弱勢群體。在澳門回歸前歲月裡,他為這些勞苦大眾、低薪階層人士盡心盡力,多次促成勞工子弟學校教職員工訪問湛江,與“故鄉”人士交流和溝通,有力推動兩地文化、教育事業發展。 1984年11月,陸夫婦回到湛江,遇見一位人稱“澳門嬸”的硇洲農婦,她當年逃避日本鬼子來到廣州灣,流落在湛江40多年,一直無法與澳門親人聯繫。陸夫婦和同伴回澳門後,根據“澳門嬸”提供的一些線索,幾經周折,終於為她找到親人,使這位老人感動不已。香港《文匯報》、澳門《大眾報》都報導此事。 60年來,陸任職於澳門美術協會,一直關心著澳門社會發展和繁榮。澳門回歸後,更著力關注澳門社會的和諧發展,積極推動文化藝術事業。20世紀50年代始,他邀集畫友組成“駱駝美術組”,動員和組織不少教師、學生、工人參加進步的文化藝術活動。當時,澳葡當局勾結從大陸潰退的國民黨殘餘勢力,對進步群眾恐嚇、威脅、阻撓和迫害,他們不屈不撓,每年“十一”都行動起來,克服經費、物質等重重困難,搭建起既有內容,又富美感的“慶祝國慶”牌樓,充分體現澳門同胞的愛國熱情。 這些巨型牌樓,矗立街頭,莊嚴肅穆,氣勢磅礴;入夜燈光輝煌,彩旗招展,吸引成千上萬市民注目致敬。“國慶到,去澳門睇牌樓”,成為香港人的一種時尚。儘管澳門美術界人士經濟都不充裕,但都爭著出錢出力,尤其是颱風季節,常常風雨交加,更是困難重重。在美工、木工、棚工通力合作下,每年“十一”,巨大的牌樓都矗立在澳門的街頭,成為澳門同胞熱愛祖國的一個有力見證。 幾十年後,陸與當年澳門國慶大會牌樓美術組的人員聯歡敘舊時,大家都異口同聲稱讚:美協的輝煌成就,與陸及其他前輩的堅持和努力密不可分。 在陸的領導下,澳門美術協會長期堅持熱愛祖國、服務社會的宗旨,旗幟鮮明地團結澳門美術界人士,為繁榮本地文化而創作,推動整個社會文化藝術事業不斷發展。同時,陸不斷開拓交流領域,擴寬視野,除鄰近兩廣、海南外,遠及北京、遼寧、陝西、新疆、雲南以至西藏,都留下他們的足跡。 1995年9月,陸夫婦應邀到拉薩參加西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慶祝典禮。之後,他幾次與美術界同仁進入西藏。當時他年逾古稀,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,他不顧個人安危,到海拔數千米的西藏高原地區寫生、創作,用自己的畫筆酣暢淋漓地展示祖國的雪域風情。多年來,他不停地創作西藏風情畫卷,並聯繫和組織西藏畫家到澳門舉辦“西藏雪域高原畫展”,竭力促進兩地文藝界互助交流活動。 為此,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給陸頒發第一屆西藏珠穆朗瑪文藝榮譽獎,這是澳門同胞獲此殊榮的第一人。同時,陸被聘擔任西藏自治區美協名譽主席、自治區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。 陸為澳門文化藝術的發展作出傑出的貢獻,得到澳門的同胞和國內人士的敬重,更得到特區政府及前澳葡政府的充分肯定。2001年12月19日,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向陸頒發文化功績勳章,表彰他一生殫精竭慮為澳門和內地文化藝術事業作出的巨大業績。 陸擔任澳門美術協會會長、廣東省政協常委、湛江市海外聯誼會理事。他畢生從事藝術創作,他的畫作無論山水人物、花鳥蟲魚,技術嫺熟,筆法高超,在行內外都有很高的評價。但他從不驕不躁,虛懷若谷。雖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造詣,仍然不斷學習,努力探索,博采眾家之長,精益求精。他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的威望,不僅在澳門,乃至周邊地區,在他的推動下,加強聯繫,密切交流,澳門美協發展成為推動澳門美術運動的主要力量。 2006年7月14日,陸在澳門鏡湖醫院病逝,終年83歲。 《澳門日報》社長、治喪委員會副主任李鵬翥說:“陸昌先生一生愛國愛澳,窮畢生精力推動澳門文化藝術的發展,幾十年來與美術界人士肝膽相照,風雨同路,無愧於藝術良心,是一位真誠的愛國人士、著名的社會活動家、澳門文化美術界的耆宿。” [1]《緬懷濠江陸“畫翁”》,載“湛江新聞"網,2008年7月20日,http://zjphoto.yinsha.com/file/200610/2006101218324292.htm。 [2]《港澳大百科全書》編委會:《港澳大百科全書》,廣州:花城出版社,1993,第813頁。 [3]《陸昌》,載“中國收藏網",2012年10月18日,http://artist.socang.com/Info/9460.html。

關聯資料

更新日期:2019/01/15